第二中間期(1783-1540 B.C.)

第十二王朝倒數第二位法老Amenemhat四世在位期間,不再固定派人前往西奈(Sinai)的銅和綠松石礦場。大約同時,考古紀錄顯示有個明顯是來自外地的人篡奪了王權,並控制至少一部分的尼羅河三角洲。有一長串的外邦人繼承他的統治,被總括為第十四王朝,定都於阿瓦里斯(Avaris),但他們的統治範圍似乎一直都沒有超出下埃及。

不知道是在什麼情況之下,一個外地人有辦法控制一個國家的繁榮地區。也許Amenemhat四世不具王室血統的身分導致與原王室家族成員的糾紛,削弱中央政府地位。Amenemhat四世的繼位者不是自己的兒子,而是前任法老Amenemhat三世的女兒Nefrusobek──這也許是第十二王朝成員想要掌握權力的最後努力。

Nefrusobek或寫作Sobekneferu是目前「已證實」最早的女法老,並在都靈王表上有記載,但其統治期間不長。其他「可能」的女法老可參看〈古埃及太后傳〉。

圖為原藏於柏林的Sobekneferu雕像,可惜已於二戰期間丟失。

這個嘗試──如果真的是的話──失敗了。從Nefrusobek的繼位者Sebekhotep一世是Amenemhat四世之子,不再是第十二王朝的家族成員可以見得。Sebekhotep一世因此被認為是第十三王朝的建立者,繼續從法尤姆綠洲附近的Itj-Tawi和孟菲斯統治上埃及,與至少控制下埃及東部(甚至整個)下埃及的第十四王朝分庭抗禮。

位於三角洲地區的第十四王朝早期墓葬中有不少軍事物件,表示這個下埃及王朝與第十二王朝末、第十三王朝初的統治者,關係可能有軍事性質。然而上、下埃及王朝起初的敵對關係很快結束,這個事實從第十三王朝的法老有辦法與近東貿易,而第十四王朝可以和努比亞交易得證,雙方各自應允了對方一條安全的商貿道路。

Sebekhotep五世呈上奉獻像(Pergamon Museum, Berlin)

儘管初期互相仇視,而且第十三王朝法老一直宣稱是全埃及之王,兩個王朝並立的前期都相當穩定。第十三王朝的後半卻篡位頻傳,法老甚至公開告示自己非王室的出身;同時,第十四王朝法老在位時間也越來越短。兩個王朝的最後幾位法老快速更迭,讓各自政府的主權都嚴重下滑。

特別值得注意的是,第十四王朝後半有幾位法老以食物作為王名的一部分,顯示食物供應成為重要政治議題。這段期間,在第十四王朝首都阿瓦里斯的墓葬也常缺乏平常的食品奉獻,而且有快速且大量下葬的現象。種種跡象指出饑荒正在一般很富饒的三角洲肆虐。飢荒的後果應該整個國家都有感,全埃及可能都處於普遍缺乏糧食的狀態,飢荒還常伴隨瘟疫,這解釋了兩個王朝法老都改換的原因。

第十三、十四王朝衰弱的結果就是埃及門戶洞開。大約西元前1600年,埃及被一群迦南人入侵,他們的領導者被稱為 HqA-xAs.wt(譯註:這是一種將古埃及文字的讀音轉寫的標記法,但古埃及文字只標寫子音,真實讀音無法確定),意為「外來的統治者」(ruler of the foreign land),或稱希克索人(Hyksos)。

希克索人輕而易舉的征服阿瓦里斯和孟菲斯,結束第十三和第十四王朝,並創建第十五王朝。第十三王朝垮台導致上埃及南部權力真空,但很快被兩個地方王朝補上,一個定都阿拜多斯(Abydos),一個在底比斯(Thebes)。後者的影響力從底比斯南及亞斯文(Aswan),史稱第十六王朝。

希克索人也向南推進,在其獨立將近二十年後結束掉阿拜多斯王朝,不過還要再過三十年,他們才成功終結第十六王朝,統治埃及全境。

然而,希克索王無法維持他們對整個國家的控治,被征服沒幾年底比斯再次獨立,即第十七王朝。讓底比斯重新獨立的背景並不清楚,但第十五王朝的權力轉移暗示在希克索人之間可能也出現分裂,底比斯可能趁機重拾自治,還將統治往北拓展到阿拜多斯。

底比斯人征服阿拜多斯後,第十五和第十七王朝出現微妙的平衡,雙方甚至互通貿易。這樣的情形至少維持到第十七王朝倒數第二位法老Seqenenre時,底比斯人和希克索人再次敵對。拉美西斯時代(Ramesside。譯註:即第十九、二十王朝,因為有十一位法老都名為拉美西斯)就留下一個Seqenenre和第十五王朝的倒數第二位法老Apophis起爭執的故事(詳見〈都是河馬惹的禍?──新王國統一前的小插曲〉)。這個故事的歷史真實性存疑,但Seqenenre的木乃伊有死於暴力的跡象,且留下的傷痕與希克索人可能使用的武器相符。

第十七王朝法老 Seqenenre的木乃伊頭部有不同的傷口,符合死於暴力的推測。

不過,歷史紀錄中第一次對抗希克索人的戰役發生在 Seqenenre的繼位者Kamose時。有兩塊石碑紀錄了Kamose和希克索人及其附庸的戰鬥:Kamose違背群臣的建議發起或繼續戰爭,以懲罰所有曾和外族串通合作者。

其中一塊紀錄Kamose擊敗希克索人的石碑

最後可能是Kamose的繼位者Ahmose才終於成功推翻希克索人。在他的統治之下,一個繁榮富裕的新時代──新王國開始。

本文翻譯自 The Ancient Egypt Site (2014),2024年編修


留言

在〈第二中間期(1783-1540 B.C.)〉中有 3 則留言

  1. […] 咦,第十三王朝呢?請繼續閱讀第二中間期。 […]

  2. […] 其中的阿蒙原是愛馬仕城(Hermopolis)的八元神之一,掌管虛無/空。到了中王國時期,祂在底比斯成為「眾神之王」,尤其在第二中間期後期,底比斯脫離希克索人的統治而獨立為第十七王朝,最終並擊敗希克索人,再次統一埃及,進入新王國第十八王朝,阿蒙隨著崇敬祂的人成為「上下埃及之主」,也從地方神祇一躍而成全國性的大神,並與太陽神拉結合,而有阿蒙─拉的出現。 […]

  3. […] 也許是因為肯考絲一世身分的不確定性,特刊的作者Cooney將中王國的諾芙魯索貝克定位為埃及的「第一位女國王」。丈夫沒有留下子嗣就去世,於是她被推上火線,在一個氣候導致尼羅河水不足、社會動盪的時刻坐上王位。雖未能力挽狂瀾,不僅第十二王朝就此結束,埃及進入再次分裂的第二中間期,但在後世的王名表卻罕見的沒有因為性別將她除名,可見其對國家的貢獻有目共睹。 […]

探索更多古埃及

立即訂閱以獲得更新通知

繼續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