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埃及:揭開神祕古文明面紗》書介

本文感謝「日出出版」贈書

介紹古埃及的書籍,有很多的切入方式。要怎麼讓不熟悉的人也可以輕鬆入門呢?Ian Shaw博士選擇以單一物件作為出發點,降低讀者負擔,即使一開始不知道「納爾邁調色板」(Narmer Palette),也能隨著本書的討論越來越熟悉,並延伸認識古埃及的不同面相。

這塊石板將受到埃及學家不同的詮釋,他們紛紛試圖解答各種不同的問題,從埃及國家的政治起源到埃及藝術及文字的本質。單一物品勢必無法代表整個文化,但納爾邁調色板是少數尼羅河谷僅存的文物之一,極富盛名且資訊豐富,能夠當作古埃及文化整體某些層面的縮影。(第一章 導論

納爾邁調色板

這位作者也算是重量級。大學教授能夠當到有個人的維基百科條目,應該不多見吧(而且在寫這篇書介的2022年,已有10國語言版本)!他任教於英國利物浦大學(University of Liverpool),2005-10年先後擔任「埃及探索社群」(Egypt Exploration Society, EES)副主席、主席。並於2018年獲選為倫敦文物學會(Society of Antiquaries of London, SAL)的成員(Fellow of the Society of Antiquaries, FSA*)。

*在名字後加掛縮寫字母在英國是一種殊榮或特權。例如王室成員中也只有少數可以加上HRH稱號(中文通常翻成「殿下」)。

這本《古埃及:揭開神祕古文明面紗》是牛津大學出版社的「牛津通識課」系列(英文原系列名稱Very Short Introductions)之一。這個系列的書頁數通常都不多,是為入門者設計。作者難免有自己的獨到見解,但此系列終極目標是提供平衡而全面,又能引起思考的知識,所以找了各方面專家來撰寫深入淺出的介紹。

Shaw博士還編著作了許多重要參考書。他主編的The Oxford History of Ancient Egypt幾乎是古埃及學學生必讀教科書;和Paul T. Nicholson共同編輯的Ancient Egyptian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也是研究物質文化的重要工具/參考書。

本書頭兩章綜合描述後,作者分成歷史、文字、王權、身分認同、死亡、宗教等六個主題介紹,最後並用兩章討論近代的埃及熱潮,以及延續至今的文化遺產。從被定義為可能是古埃及王朝開端的納爾邁調色板,到現代的博物館、觀光政策,由古至今進行言簡意賅的論述。

最後,既然是翻譯書,還是要討論一下編譯品質的問題。整體而言,沒有太多明顯的錯字,但編輯和譯者可能都不太熟悉埃及學的語彙和慣例。例如書中出現次數不多的埃及文轉寫,因為沒有使用恰當的符號格式,乍看有點像亂碼。

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是書中譯為「權杖柄」的東西。書中沒有附上英文原文或圖片,據描述應該是macehead。其古代實際功能不明,推測是一種英文稱為mace(中文或譯「錘矛」)的武器,只是木質握柄部分腐化,沒有保存下來,所以只剩石質的頭部(head),實物參見下圖。

Narmer Macehead
Narmer Macehead

上圖這個納爾麥槌矛頭高19.5公分、寬18.8公分,大致呈梨形。以這個尺寸還用石頭雕得美美的,實際拿來當武器的可能性偏低,所以也不排除是用作權杖或其他儀式功能。

除了這些小問題,本書翻譯的是2021年的新版,所以內容相當新,尤其最後還有關於當代的討論。不論是對古埃及有興趣的入門新手還是已經研究多年的老手,都適合讀讀,從不同的觀點認識這個古老的文化。

書籍資訊

書名:古埃及:揭開神祕古文明面紗
作者:伊恩.蕭(Ian Shaw)
譯者:趙睿音
出版社:日出出版
出版日期:2022/08/22
ISBN:9786267044643
叢書系列:牛津通識課
規格:平裝 / 288頁 / 14.8 x 20.9 x 1.9 cm / 普通級 / 單色印刷 / 初版
出版地:台灣

獲得更新通知,深入了解古埃及

馬雅X埃及X商周,上古人類的黃金時代!

漫遊狂野、神秘、偉大的人類古文明

✔️課程時數超過 12 小時,超過 100 張圖像幫助理解

✔️神話故事 X 人物故事 X 文物故事 有趣勁爆刺激靈感

✔️最新考古知識新鮮直送,破解流行文化中的迷思

✔️看展旅行不再霧煞煞

繼續閱讀